“我买了一枝玫瑰,送给妈妈时,妈妈激动的直说:‘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收到玫瑰花,女儿到底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比你死脑筋的老爸强多了。’”
“我给妈妈画了一张明信片,写了一句‘妈妈节日快乐’。妈妈很高兴地说:‘我的儿子长大了,懂得孝顺妈妈了,这是妈妈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我要把它好好收藏。’”
“那天中午吃好饭后,我主动提出并帮妈妈洗碗。向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我的这一举动着实使父母刮目相看。”
“我的妈妈在北京工作,我给妈妈写了一封信,向她汇报了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
“说老实话,我并没有给妈妈准备任何礼物。”一个男生站起来。“自从爸妈离异后,妈妈总是数落我的不是,我老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这天中午我推门回家,看到孤独的妈妈正在为我忙午饭,我由衷地说了声:‘妈妈,你辛苦了!’妈妈怔了一下,旋即转过身来抱着我潸然泪下:‘儿子,你要为我争气。’那一刻,以前所有的委屈荡然无存,我忽然觉得自己应该迅速长大,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保护妈妈、孝敬妈妈,让妈妈为我感到骄傲。”
教室里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都被他的发言感染了。我不失时机地让同学们谈谈活动后的感受
“原来我总以为自己是小孩,给我吃、给我穿、满足我的要求是父母的责任。现在我懂得了关心、体谅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去年我生日那一天,爸爸、妈妈没给我买蛋糕,我为此还哭了一场,慌得他们第二天给我补买了一个。现在想想很惭愧,父母养我这么大,我从来没有给他们过个生日、节日。”
“我也是,每年拿到新的挂历时第一件事就是在我生日这一天上打上红五角星。然后在生日前几天就不断地设计自己的生日。我总是向父母索取的太多而奉献的太少。”
“其实父母对我们的要求是很少的,一句温馨的问候、一张贺年卡、一份小小的礼物、一枝花朵或做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都足于打动他们的心。通过活动我懂得了关心、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也是他人的需要。今后我要学做有心人,在平时要关心、体贴父母,好好学习,积极上进,争做‘三好学生’。”
同学们的肺腑之言使我也为之动容,当时我觉得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显得苍白无力。孩子的心就像一片广袤的土地,种植亲情和爱心便会收获友爱、尊重、宽容和同情。只有让学生亲近生活、感悟生活,自主领悟、自我反省、自我调整,自我教育,才能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的自觉性,增强家庭的责任感,才能使他们体会到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