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用求差法比较大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特殊四边形》、《奇妙的分形图形》、《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等,在阅读和解决其中的问题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拓展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3、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培养专业数学工作者,而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则必须有广博的知识来支撑。新人教社版《数学》的《为什么要证明》、《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布丰投针试验》、《视图的产生与应用》、《圆周率兀》、《黄金分割数》等,既可开拓学生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是课堂相关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如《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方程”史话》、《几何学的起源》等可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史,《勾股定理的证明》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古代中外勾股定理的发现,证明勾股定理的一些方法,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定理证明的多样性。
4、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一个新理念是: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数学阅读能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地培养。而初中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似乎研究数学教材仅仅是老师的事情,自己只要听懂课,会做题就可以了,数学课本通常仅当范例、习题集用。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贝尔就数学教科书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使用数学教科书,曾作过较为全面的论述,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而不能仅作为教师讲课材料的来源,必须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文字较浅显,融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及教育性于一体,内容与其他学科相配合,更容易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通过对这些材料的阅读,增强学生的数学语言理解能力,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从应试的角度讲,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中出现的一类题—阅读理解型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若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题意都不能领会,谈何解题。
5、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讨论归纳出数学知识,反对教师“一堂灌”。在阅读材料“信息技术应用”中,学生懂得了可借助于计算机,应用多媒体技术来绘制表格与图,借助电脑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绘制美丽的图案,探索图形的性质等。通过阅读材料掌握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与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初中数学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新课改中虽然数学教学在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联系科学技术等方面有所提高,但还做得不够,造成学生知识面不丰富,知识学得不灵活,影响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也不利于他们发展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人教版《数学》教材设置阅读材料,在联系实际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中,编入了许多相关内容。如《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介绍平面内点位置如何确定,《黄金分割线数》介绍人体比例、图片取点、图形设计等比值为0.618时是最恰当的,可以增加美感,华罗庚在普及优选法作出重要贡献,优选法中有0.618法就应用了黄金分割数。《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通常在体育比赛开始之前,解说员都会准备一些双方球队的数据资料,比如,每个队的身高、体重、年龄以及球队以往的战绩等等,另外,还会准备一份用于记录本场比赛攻、守情况的统计表格。通过议程与不等式分析比赛结果,预算出某队最终战绩。等等这些,就在于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数学,学习数学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因而,忽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就可能丧失一次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机会。
7、进行德育熏陶。
数学家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的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阅读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
阅读材料中的数学史,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阅读材料中还有许多可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如《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圆周率兀》、《海伦一秦九韶公式》、《杨辉三角》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所取得的伟大数学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立志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