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语文课堂应是富有诗意的课堂

阅读:27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2/19 15:27:09
分享到:
张青花
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
    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可以给人美感,给人美的享受。在这个课堂里引导学生学习的语文教师也应该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如何把握审美感受,创设审美意境,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不仅有利于学习本身,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展。诗意的课堂不仅能丰富人的情感,对形成一个人的思想品格和文化底蕴有重要作用,因此语文课应充满诗意充满灵气。
    诗意的语文课堂需要诗意的语文教师。什么是诗意的语文教师呢?诗意是充满激情的,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力量。小学语文看似简单,可是它包容丰富的内涵,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我们面对鲜活的生命,你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还有方法与过程,更重要的情感与态度。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带给学生的是精神的享受。孩子的精神从哪里来?从课堂教学中,主要靠教师人格的影响和人性的发挥。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如果说一个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优美的语言,没有应变的智慧,怎么能驾驭课堂,怎能让孩子喜欢语文。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到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富有诗意的课堂能给学生带来心灵的感染和文化的震撼。
    诗意的语文课堂需要语文教师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不说通晓天下事理,至少要了解文学、史政、科学、哲学等。我听到过这样的语文课,课堂中,学生提出了很多疑问,教师采用的策略都是“学生问学生答”。学生实在回答不了的,把问题留下,课后自己解决。也许有人说,这恰恰是教师的高明,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我认为不完全是。课堂教学是对话的过程,教师该解答的要解答,该告诉的要告诉。把一切问题推卸给学生,教师是不负责任的。从另一角度来看,不得不怀疑,这位教师也回答不了。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这样上课,那么我们的教师真是个“大闲人”了。这个“大闲人”谁都能做。
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老师。我的小学经历了几位教师,有一位教师,整天的骂骂咧咧,说话冷嘲热讽,土话、粗话口不遮拦。学生几乎是在驯养中成长的,那么,谁还能喜欢老师,谁还能喜欢语文。另有一位教师,言谈拘谨,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在日常的用语中,就能透出他的文学素养,他引用的一句格言,一首古诗,一个典故,一个成语,都成为我们课下效仿的经典。这个老师看起来有点“一般”,可是在他的熏染下,我们确实受益很多。我们感觉到学习语文是最大的乐趣。
    诗意的语文课堂需要语文教师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艺术是技能与智慧的完美结合。艺术包括处理教材的艺术、课堂设计的艺术、教学方法的艺术、处理问题的艺术,以及语言、板书、操作等艺术。所谓艺术就不是大众化的,突出的是个性与新鲜。譬如,同样课前导入,有的教师照本宣科,直扑主题。而有的教师,总是从儿童的兴趣与认知出发,让儿童渐入佳境。艺术是不断变化与创生的,一个方法艺术再好,但反复的运用,学生没有了新鲜的感觉,艺术也不能称为艺术了。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有一位校长在做报告的时候,很会用词,什么“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起初感到校长很有文采,可是后来发现,每次报告都少不了这几句。于是,成了我们笑谈时的话柄。一个充满诗意、生机与乐趣的课堂,教师要有好“方法”,这“方法”就是艺术。同样是组织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是简单照搬,甚至是反复操作一个模式。而有的教师总能创设出富有个性组织形式。又如阅读方式,如果总是一个模式:复习—导入—学字—读文—作业。学语文就像走程序,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可言。

   诗意的语文课,如同高山流水,春雨缠绵。诗意的语文课,情景交融,自然流放。诗意的语文课,师生融洽,兴趣盎然。诗意的语文教师,充满着自信与关爱,才华横溢,运筹帷幄。语言优美,风趣幽默。希望我们都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用智慧去点燃诗意的语文课堂。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